从1500元借款演变成80多万的借款现金。家住重庆市的唐女士就是身陷这样的借款陷阱,搞的自己心神憔悴,每天会接听到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电话,电话内容也是不堪入耳,辱骂威胁要求还钱。 
这一切都要从唐女士的一次贷款开始,为了还信用卡在网上找了一个小额贷款的APP,现在网上的各种小额贷款APP,大多都打着低利息,无审核无,抵押秒放款这样的广告吸引急需用钱的人。唐女士就是这样中招了,唐女士在APP上贷款了1500元,真正到手的只有900块钱。据民警调查,这些不正规的借贷app上会在你借款的基础上扣掉25%到30%的费用,他们称之为砍头息。也就是说如果你借了1000元最后到你手里的其实只有750元左右。可你到了还款期限要还的还是1000元。 
对方让唐女士的还款期限是七天,可实际算起来的只有5天。到了还款日唐女士还不上钱了,贷款APP又有了所谓“好主意”,只要交纳借款金额45%的展期费就能延长一个周期,唐女士就这样陷入了更大的深渊中,钱还不上就去其他的APP上借钱,以贷养贷的方式让唐女士的债务金额越来越高,最终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,光是银行流水就有80万,1500元的借款硬是让自己还出去20多万。 这些贷款APP见唐女士没有钱还了,就将唐女士的个人信息交给专门的催收公司,每天打电话骚扰和威胁,甚至骚扰唐女士的亲朋好友。这让唐女士的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,已经不能正常的生活。 
重庆璧山警方立即对资金流向和骚扰催收电话展开了调查,结果发现对受害人实施诈骗和威胁的公司分为两级,一级是贷款App背后的科技公司,一级是配合公司暴力催收团伙。这些科技公司藏身在高档写字楼中,将自己伪造成高科技公司,这些公司能够收回借款全靠这些暴力催收团。而催收团伙却又藏身在其他地方,两个团伙在物理上是没有联系的,两者通过网络聊天工具联系,直接联系到业务之后对接,两者通常都不会见面。 
高科技公司将需要催收的受害人身份信息发给催收团伙,再由催收团伙对欠债人进行暴力催债。催收团伙在催收程度上还分了级,从普通的电话提醒还款到给亲朋好友打电话,言语威胁骚扰,让你不得不还款。深受其害的还不在少数,有的人还因此自杀。 为了尽快破案,重庆璧山警方兵分两路将两个团伙全部抓获,公司经营人陈某毕业于正规的政法院校对法律条文有所了解,对诈骗条文都进行了梳理,妄图逃避打击。他们将APP投放进软件市场,用广告诱骗还设置了专门的年龄段。从25岁以上40岁以下,这部分的人,还款能力比较高,回款率也很高。以贷还贷的方式不断提高债务,就这样一步一步剥削受害人。为逃避打击电话卡也是使用的黑卡。 陈某的公司注册资金大概在400多万元,到了民警收网时,他们盈利已经达到1500万元。可惜想象背后这背后有多少个人深受毒害。仅是初步统计就有一万多人。该案的犯罪嫌疑人已经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,案件在进一步办理之中。 看到这相信大家对套路贷也有了一定的了解,对于那些披着虚假广告的APP一定要警惕,因为套路贷被害的家破人亡的新闻也有很多,大家在需要用钱也是要擦亮双眼,找银行等正规的借款平台,身陷套路贷时一定要报警处理,在保证人身安全前提下尽可能保留证据。
|